1958年,我国一名志愿军战士,为娶一位朝鲜姑娘,选择留在朝鲜,放弃我国国籍。然而当他到了晚年时,却申请数次,想恢复国籍。“王兴复同志,你可想好了,留在这里可就要放弃国籍了。”这句话让王兴复犹豫了片刻,但是此时他的脑海中再次出现了那么倩影,还有那声带着口音的“王大哥”,王兴复点点头,道:“我想好了,我要留下,迎娶我心爱的姑娘!”1950年,19岁的王兴复作为志愿军,奔赴朝鲜战场,在这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,历经艰难险阻,终于成了一名合格的战士。战争结束后,大部分军队都悉数撤回了国内,可是历经几年战争的朝鲜连一片完整的瓦片都找不到,再加上美国在一边虎视眈眈,危机无处不在。于是中央下令,留一部分志愿军在朝鲜,帮朝鲜人民进行战后重建工作,王兴复原本就是后勤运输部的一员,自然而然就留了下来。他们每天搬运砖块,夯驻地基,帮助无家可归的朝鲜百姓重建房屋。1953年的一天,王兴复正在埋头工作,一些村民提着饭盒就走了过来,对他们热情地招呼道:“都累了吧,我们做了些粥,你们快来吃点吧!”而在这群人中,王兴复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怯生生的姑娘,提着饭盒挨个给将士们打饭。在去年运输过程中,他曾见过这个姑娘,她叫吴玉实,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去世了,母亲还卧病在床,是一个苦命的姑娘,一时间王兴复对这个女孩子心生怜悯。后来王兴复时常到吴玉实家中帮忙,不是砍柴挑水,就是修建房屋,一来二去,两人慢慢熟络起来,对彼此也生出了好感。为了和吴玉实说上话,王兴复特意学习了朝鲜语,两人的话也越来越多,有时候一边干活一边聊天,能忙上大半天。因为吴玉实的母亲需要长时间吃药,王兴复就准时将药送到吴玉实家门口。他们深爱彼此,却从来没有戳破这层窗户纸,因为当时的志愿军铁令如山,志愿军将士不得和朝鲜姑娘通婚,王兴复不想违抗军令,也不想和吴玉实分离,只好将这份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。然而1958年,王兴复收到了撤军的消息,他要和大部队离开朝鲜了。一边是想念了这么多年的故乡,一边是有着朦胧好感的恋人,王兴复心中纠结万分。就在他犹豫之时,吴玉实找来了,她刚刚知道王兴复要离开的消息后,看上去十分难过。“你要回去吗?”吴玉实问道。王兴复没有说话,心中纠结万分,家中毕竟还有亲人,怎么可能轻易“舍弃”呢?“如果你留下来,我就嫁给你!”王兴复猛然抬头,看到吴玉实满脸坚定,心中顿时有了答案。回去后,他当即写了一封申请信,表示要留在朝鲜,这让人们非常不解,明明等待回国已经等了这么多年,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放弃呢?不过王兴复坚持要留下,最终组织只好同意了。加入朝鲜国籍后,王兴复终于顺利和吴玉实结为夫妻,他在这里找了一份工作,一家人过上了和美幸福的生活,期间他还回国探望过父母两次。故土难离,每次回家,王兴复心中都万分不舍,等到儿女们都成家立业,自己也垂垂老矣之时,王兴复产生了落叶归根的想法。和妻子商量后,他向朝鲜政府以及中国驻朝大使馆提交了回国的申请。2007年,在两国的协调下,王兴复终于带着妻子回了国内,他们定居在了浙江,虽然距离儿女较远,可是王兴复却十分知足。对他来说,只要能回到故土,就已经是最大的难得了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